劉團飛:青春該有的模樣
什么樣的青春才是有意義的?或許,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答案,作為一名選調西藏的“鹽粒子”,劉團飛用他有力的回答給出了答案!
四年鹽工情 一生鹽工人
鹽工,夢開始的地方!2012年9月8日,在經歷兩次高考后,在那個細雨朦朦的上午,坐了十幾個小時的火車,在父親的陪同下,懷揣著夢想的他第一次走進了美麗的鹽工校園,開啟了屬于他的大學生活。他的同學回憶,為了節省幾十元的旅館費用,父親和他擠在宿舍的床上,陪他度過了大學校園的第一晚。
10天后,一個電話打破了他的大學夢,父親在建筑工地由于過度勞累突發腦淤血永遠地離開了,留下了年僅兩歲的妹妹,體弱多病的母親和剛剛步入大學校園無助的他。在鹽工領導的關心下,在輔導員顏秀花老師的鼓勵下,他很快走出了痛苦的陰影,并化悲痛為力量,開啟了拼搏的人生。

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鹽工的四年,拼搏的四年。自立自強,用無數的汗水和努力換取來之不易的求學機會,連續榮獲2014年度和2015年度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提名獎。打工兼職,不向家中要一分錢讀大學,并將多余的部分用來貼補家用,獲得2015年度江蘇省大學生“校園青春榜樣”。服務同學,犧牲大學四年的周末和休息時間贏得同學的一致認可,獲得江蘇省“優秀學生干部”等榮譽稱號;惡補基礎,用鐵杵磨針的決心與付出取得學業上的累累碩果,先后獲得國家獎學金、中國電信獎學金·飛Young獎、國家勵志獎學金、連續五次校“一等”獎學金等獎項。一路前行,用雙腳丈量故鄉到北京人民大會堂距離,2015年7月,作為全國32名基層學生代表之一(江蘇省唯一特邀代表)受邀赴北京人民大會堂參加全國學聯二十六大。
四年的鹽工生活,讓他經歷了太多的第一次,第一次知道U盤是什么,第一次知道QQ群文件,第一次學會了匯款,第一次……;四年的鹽工生活,鑄就了他剛強的性格、打下了他堅實的基礎、錘煉了他堅貞的黨性。
奔赴祖國邊疆 建設美麗西藏
西藏,追夢的地方!人間圣地,天上西藏。那里有最藍的天,那里有最白的云,那里是世界上最后一方凈土。雪域高原,蒼穹之上,最缺少的是氧氣,最寶貴的是精神。三年來,從最初的身體缺氧呼吸困難到現在的基本適應,西藏成為了他“第二故鄉”。

三年來,從最初的一名“職場新人”到一名合格的國家“公職人員”;從深入基層一線建檔立卡群眾家中開展精準扶貧入戶調研到在辦公室撰寫各類文件資料,改變的是形式,不變的是初心。

三年來,劉團飛追夢的腳步從未停下。打造西藏首家商圈黨支部。2017年8月,作為黨建指導員,參與策劃了西藏首家商圈黨支部的成立。策劃了國慶中秋雙節大型展銷會、商圈企業專場公益招聘會、商圈首屆美食文化節等大型活動,累計接待中組部、自治區、拉薩市及兄弟市縣、中央媒體采訪團等各類調研參觀團30余場1600余人次。啟動西藏首家智慧化平臺。2018年6月,作為西藏首個“三維一體”智慧化黨建平臺管理員,向自治區、拉薩市等各級領導推介了城關區智慧化黨建平臺,并向人民日報、新華網等撰稿在全國范圍內進行宣傳。全程參與策劃了黨建平臺2.0版本修改、內測等相關工作。運營新媒體微信公眾平臺。作為新媒體平臺運營人員,運營公德林發布,開通首個網上黨費收繳功能,開通城關區首個政務微博公德林發布;運營城關區委組織部微信公眾平臺,實現粉絲從200人到6600人32倍增長。撰寫黨建特色綜合性信息。2018年撰寫黨建信息《拉薩市城關區“四種模式”打好黨群志愿服務組合拳》被西藏《組工信息》、自治區黨委辦公廳《每日信息》頭條采用,被表彰為2018年度拉薩市信息工作先進個人和《中國組織人事報》“優秀通訊員”。

三年來,不忘初心,逐夢前進。劉團飛實現了從“新任公務員”到“優秀公務員”;從黨校“學員”到黨校“講師”的轉變。改變的是身份,不變的是初心。
2017年4月13日,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官方微信平臺“中國學生資助”公開報道劉團飛同志援藏事跡。

奮斗的青春最美麗!或許,這才是青春該有的模樣!